大天鹅常栖居于多蒲苇的大型湖泊中,食料较丰富的池塘、水库里也常见到它们的踪迹。一般成对活动,雏鸟孵出后一直跟随亲鸟,直到迁往越冬地。南迁时,经常组成6—20余只小群,队列呈“一”字形或“人”字形。鸣声响亮,音似“ho-ho”或“houk”。在南方,它们常和小天鹅混群,但无论是在取食或休息时都保持着成对的现象。越冬地区,大天鹅虽不是优势种,但在洞庭湖、波阳湖一带,以及长江中的沙洲上到处可见。
食物:以水生植物的根茎、叶、茎、种子为食,也吃少量动食物,如软体动物、水生昆虫。以水栖昆虫、贝类、鱼类、蛙、蚯蚓、软体动物、苜蓿、谷粒和杂草等为食。
大天鹅又叫白天鹅、鹄,是一种大型游禽,体长120-160厘米,翼展218-243厘米,体重8-12千克,寿命8年。全身的羽毛均为雪白的颜色,大小类似疣鼻天鹅,但也有明显差异。大天鹅有黄色和黑色的嘴,只有头部和嘴的基部略显棕黄色,嘴的端部和脚为黑色,虹膜褐色。它的身体肥胖而丰满,脖子的长度是鸟类中占身体长度比例的,甚至超过了身体的长度。腿部较短,脚上有黑色的蹼,游泳前进时,腿和脚折迭在一起,以减少阻力;向后推水时,脚上的蹼全部张开,形成一个酷似船桨的表面,交替划水,如屡平地。它还常常用尾部的尾脂腺分泌的油脂涂抹羽毛,用来防水。大天鹅的喙部有丰富的触觉感受器,叫做赫伯小体,主要生于上、下嘴的里面,仅在上嘴边缘每平方毫米就有27个,比人类手指上的还要多,它就是靠嘴缘灵敏的触觉在水中寻觅水菊、莎草等水生植物,有时也捕捉昆虫和蚯蚓等小型动物为食。幼鸟身上是灰棕色羽毛,嘴呈暗肉色。一年后它们才完全长出和成鸟的羽毛相同的白羽毛。
大天鹅4龄时性成熟,通常在开始繁殖的前一年冬天或在春季迁徙的路上配对,对的结合较为固定,如无配偶死亡,一般可维持整个一生。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,多在2周内即开始营巢。时间多在4月末至5月初。繁殖期5-6月。
营巢:在大的湖泊、水塘和小岛等水域岸边干燥地上或水边浅水处大量堆集的干芦苇上。巢极为庞大,主要由干芦苇、三棱草和苔藓构成,内放以细软的干草茎、苔藓、羽毛和雌鸟从自己胸部和腹部拔下的绒羽。巢呈圆帽状,底部直径1米左右,巢高0.6-0.8米。雌鸟独自营巢。
产卵:每窝产卵4-7枚,通常4-5枚,产卵时间多在5月初至5月中旬。卵为白色或微具黄灰色,大小平均为113×73mm,重330g。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,雄鸟在巢附近警戒。当有危险时,雄鸟发出高声鸣叫,雌鸟立刻用绒羽和巢边植物将卵盖住,然后飞走。雌鸟在孵卵期间通常仅在每天暖和的时候才离巢很短时间去觅食,孵化期31天或35-40天。
育雏:雏鸟早成性,孵出后不久即能跟随双亲觅食,如遇危险,双亲先将它们藏入草丛中,然后自己飞走,直到危险过去才又飞回来。